“新鲜”出圈!离海最远的地方为啥盛产海鲜?
- 时间:
- 浏览:0
最近,新疆海鲜陆续丰收的消息火出了圈!很多网友感叹:一觉醒来,江浙沪居然成了偏远地区?!其实,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内陆地区开展海鲜陆养,只是我国设施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些地方又是如何养殖出鲜活美味的海鲜呢?养在新疆的三文鱼苗是虹鳟吗?
设施渔业发展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内陆地区开展海鲜陆养,得益于设施渔业发展。所谓设施渔业,是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为一体,再运用各种最新的科技手段,在陆上或海上给鱼类营造出适合它们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人工调控的方式在非海洋的内陆地区,模拟出一片适合“海鲜们”生存的人造海域。
从宏观角度看,设施渔业的发展确实可以帮助我国实现鱼类全年稳产。它还立足于环境保护,因此它的产业形式会与当地实际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
养殖南美白对虾,甘肃和内蒙古的秘诀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先看向甘肃和内蒙古。前阵子在张掖和鄂尔多斯两地都上市了大批量的南美白对虾。这种虾早在1988年就被引入我国开始养殖,它壳薄体肥、出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而且它的适盐范围很广,无论是海水、半咸水还是淡水都能生存,因此它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最高的虾种。
虽然养殖的是同一种虾,但甘肃和内蒙古却用了不一样的养殖方式。甘肃张掖选择利用循环水,模拟海水的养殖环境,通过控制水温和含盐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工厂化养殖。工作人员介绍说,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斤。
而内蒙古鄂尔多斯这一水产养殖基地则处在黄河流经区域,当地土地盐碱化严重,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为了让盐碱地能够变废为宝,技术人员把虾苗运回来后,需要先在车间淡化10天,好让虾苗更适应当地盐碱水的盐度,最终将存活下来的虾苗再投放到外塘中去。按照这种方法投放对虾苗,不仅让当地形成了室外盐碱地池塘养殖对虾模式,还能充分利用本就荒废的盐碱地,这样下去能够有效稀释养池中的盐碱成分,周遭的生态环境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新疆为啥能养三文鱼?
咱们再来盘盘这离海最远的新疆为啥能养三文鱼。三文鱼是个大家族,指的是鲑科某些鱼类的总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出,被养殖的三文鱼主要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和王鲑这四种。
那么,养在新疆的三文鱼苗是虹鳟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绝大部分鲑科鱼类都是洄游鱼类,它们发育成熟后会逆流回到出生的河流中产卵,因此三文鱼是可以在淡水中生存的。经过多方求证得知,在新疆饲养的三文鱼属于虹鳟,并且新疆虹鳟的产量只占到全国虹鳟产量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疆拥有大量盐碱水资源,的确具备饲养海水三文鱼的条件。
即使是饲养淡水虹鳟,新疆的冷水资源、水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也十分优越。天山和阿尔泰山山脉的溪流和湖泊,水质清澈,溶氧丰富;伊犁河谷的尼勒克县更是冷水鱼养殖的理想之地。这里基本没有酷暑,源自天山冰川的雪水让6米以下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加之当地日照时间长,这些都为冷水鱼的生长创造了优质的自然条件。
三文鱼能否生食?
最后,又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家松表示,从食品卫生的角度,不是很建议生吃淡水鱼品种。市场上也有很多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像淡水虹鳟鱼还是要熟食,而不是简单生食。
此外,风险还可能存在于流通环节。批发市场里、切鱼的砧板和刀具都有可能成为微生物交叉感染的渠道。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标准,来引导市场和经营户规范操作。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还是垂涎鱼生,不妨试试下面的分辨技巧:
肉质和色泽方面,海产三文鱼的肉质松软,纹路线条宽,通体呈浅桔红色;而虹鳟的肉质则更为紧实,纹路线条更窄,颜色更偏向于暗红或浅红。通常,由于海产三文鱼肉质鲜嫩,厨师通常偏爱厚切,而虹鳟脂肪较少,多采用薄切的方式。
价格方面,进口的海产三文鱼至少可以卖到100元/斤,而虹鳟的价格还远不及它的一半贵。
对于一些海鲜产品,既然有争议,商家如实给消费者标注产品的学名、产地与配料表才是正解。
内陆海产养殖
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海鲜
也为内陆地区养殖业
增添了新的发展方向
增加了农户收入
甚至远销海外
让世界品尝到中国的新鲜滋味
内陆海鲜
你品尝到了吗?
图片来源|《三农未知数》视频截图
编导、后期|翟海晴
编辑|康轩山
主编|蒋琳张玮
监审|钟倩